民以食为天,餐饮界也从不缺话题。在餐饮界,百年老店少之又少,大部分餐饮店三五年换一茬成为常见现象。明星跨界餐饮,以粉丝效应加码,能否改变现状?笔者近来走访周杰伦、韩寒、黄晓明、李冰冰、谭咏麟等明星在深圳开设的餐厅,很不幸,这些自带光环的明星餐厅并没能破除“三年之殇”的魔咒。
周杰伦西餐厅撤离福田潮流地标,在大众点评显示的营业地址成了福田保税区里的一家外卖店;黄晓明、李冰冰等六位明星合伙开设的火锅店年初关门;韩寒主打文艺范儿的创意融合菜餐厅,在深圳曾有多家,如今仅剩下一家门店。其中,坚持时间最长的门店只撑了两年半,最短的从开业到关门刚满一年。
粉丝和流量加持,明星餐厅为何还是走不长?仔细观察,这些明星餐厅的蹿红发展路径极为相似,均是以明星本人的人气和流量吸引第一波粉丝用户,以粉丝效应引发社交营销,在大众餐饮市场打出名堂。部分餐厅还会贴合明星人设,在餐厅布设、服务等方面弄出更多噱头吸引流量,比如韩寒餐厅的陈设、菜系都走文艺范,周杰伦餐厅直接播放自己的音乐。在前面门店取得不错业绩后,这些明星餐厅会进入加速扩张阶段,多以开放结盟的模式布局各大城市。
而伴随匆忙扩张,食品安全问题、拖欠工资等负面消息也时常可见。渐渐,消费者不买账,流量也消耗殆尽,一家刚进入新城市的明星餐厅唯有闭店败走收场。
显然,明星的粉丝效应是加分项,而非立命项。借助粉丝,明星的餐厅可以迅速走红。但如果菜品风味跟不上,安全卫生又没有保障,高定价之下是名不副实的噱头,明星餐厅的前景可想而知。以笔者亲测为例,在实地探店过程中,一款标价22元的蔓越莓汁饮品口味不出彩之余,卖相也相当不佳。原本深红透亮的蔓越莓汁在雪碧的勾兑下呈现出并不高级、略带浑浊的浅紫粉色,装在长脚玻璃杯的点缀只有一根荧光绿吸管,卖相实在过于随意。
餐饮的入门门槛低,但运营门槛高。加盟作为快速扩张的一种模式,诚然可以让一家店快速集聚社会资本的力量从而快速壮大,但开放加盟必须有标准,涉及采购、制作生产、门店管理等诸多链条需严格把控,否则必然会遭遇诸多问题。而由于明星餐饮备受瞩目,出现诸如食品安全、人员管理的负面消息,伤害系数也会被放大。
归根结底,餐饮关乎大众民生,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。在餐饮店的运营上,明星能否更走心,决定了这家店能否走得更远。